主题词:北车 客车

中国北车内外兼修 “大象”也能高成长

2009-07-13 中投机械网
 
中投顾问提示:从中国香港到巴西再到澳大利亚市场,中国北车的产品已经打入了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机客货专业技术独立开发,到向强化共性技术的综合研发转变,再到创造“中华第一速”,中国北车可谓“内外兼修”,高速成长。

  从中国香港到巴西再到澳大利亚市场,中国北车的产品已经打入了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机客货专业技术独立开发,到向强化共性技术的综合研发转变,再到创造“中华第一速”,中国北车可谓“内外兼修”,高速成长。

  

该公司董事长崔殿国近日表示,公司已经计划三年内再造一个北车。

  海外市场:技术过硬接轨世界

  “6月底,中国北车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向巴西里约热内卢提供30列,总价值11亿元里约郊线电动车组合同,这标志着中国北车在进军南美市场上取得了新突破。”崔殿国说。

  他告诉记者,这是中国北车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凭借综合技术和商务优势,战胜众多国际知名轨道车辆制造商取得新业绩。“未来在类似美国等市场,中国北车也有实力获得一份市场份额。”崔殿国表示。

  据了解,依托创新实力,中国北车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产品已出口全球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就在7月1日,公司为澳大利亚研制的首列四辆不锈钢双层客车试验车在大连港装船出海,第一期合同将为澳大利亚提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626辆不锈钢双层客车。

  记者注意到,中国北车在去年12月份,与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签订11亿港元地铁客车大单。“能获得港铁订单,其背后的意义非常重大。”崔殿国告诉记者,香港地铁完全是按国际一流标准运营的国际化公司,其对车辆的采购选择相当“严格挑剔”,如果说技术水平达不到其要求,任何轨道装备公司根本就没机会获得订单!

  崔殿国告诉记者,中国北车在澳洲已经获得的600多辆双层客车和近3000辆重载货车、20台内燃机车订单,代表着中国企业首次成功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标志着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技术水平与世界的接轨。并且,中国北车还在海外兴建了多个合资企业,实现了技术与资本的同步输出。

  “这正是中国北车的追求,我们的愿景是成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世界级企业。”崔殿国坦言。

  国内创新:打造中国“第一速度”

  “北车之所以可以在世界轨道交通装备舞台上有所追求,是近年来技术进步的结果。”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奚国华表示。

  记者在北车集团唐山客车公司采访时看到,在和谐型高速动车组生产的各个工段中,都摆放着现场操作指示板,既标示着技术转让方提供的产品工艺流程,也标示着根据国产动车组运营需要所做的工艺调整方案和以操作工人名字命名的创新操作法。

  “国产时速350公里CRH3‘和谐号’动车组能创造出394.3公里的‘中华第一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唐车人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果。由此,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有几个制造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移动装备的国家之一。”唐车董事长余卫平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北车的高速动车组累计签单量占采购总量的51%以上,并率先拿到了第一单全部100列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研制合同。

  另外,记者在中国北车旗下另一家子公司——大连机车公司现场采访中了解到,公司研制的国内首台“和谐D3B型”9600KW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正在京广线和北同蒲线紧张进行动力学试验和机车型式试验,该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正以其技术经济性能彰显着“北车创造”的价值,而该车将成为未来我国干线货运重载的主型机车。

  “2000年中国北车分立重组,特别是2004年实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以来,是中国北车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最快,收获技术创新成果最多的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成功实践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赶超世界一流的‘北车模式’。”崔殿国说。

  奚国华认为,靠引进技术不可能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形成再创新的能力,构建支持产品持续开发的技术平台,形成与总体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开放、协同、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中国北车以技术引进为契机,以消化吸收再创新,最终实现整体赶超为目标的北车特色的技术创新行动是实践技术创新“北车模式”的主要途径。

  目前,中国北车逐步实现了从单一产品研发,向强化技术平台构建转变;从机客货专业技术独立开发,向强化共性技术的综合研发转变;从单纯的产品供应,向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转变;从分散的子企业品牌,向统一的北车品牌转变;从技术引进向技术输出转变等“五个转变”,由此进入持续进步的中国北车品牌打造阶段。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