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三峡工程 装备

依托三峡工程实现大型水电装备国产化

2010-10-14 中投机械网
 
中投顾问提示:三峡工程开始兴建以前,中国只有生产30万千瓦水电机组的经验和能力。而到2004年三峡右岸机组招标采购时,国内厂商已具备了生产70万千瓦机组的能力。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三峡工程开始兴建以前,中国只有生产30万千瓦水电机组的经验和能力。而到2004年三峡右岸机组招标采购时,国内厂商已具备了生产70万千瓦机组的能力。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惊人的转变呢?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7年跨越30年
 
  被称为“全球水电奥运”的三峡左岸14台机组国际公开招标工作从1997年开始。为实现大型水电机组国产化,国务院三峡建委做出了“技贸结合、技术转让、联合设计、合作生产”的重大决策,当时国内的哈尔滨电机厂和东方电机厂两家制造厂参与全面技术引进、联合设计和合作制造。
 
  在大型水电机组国产化进程中,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认真贯彻三峡建委决策,充分发挥业主的统筹和主导作用,支持国内厂商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实现自主创新。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支付了1635万美元的技术转让费用,为国内制造企业引进包括水力设计、电磁设计、通风设计、结构设计、加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措施等在内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在制造过程中,三峡集团公司通过对国内制造厂家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有效监督,帮助他们消化、吸收特大型水电机组整体设计与制造的核心技术。经过三峡左岸机组的联合设计、合作生产、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哈电和东电不仅具备了70万千瓦级机组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并通过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
 
  2004年三峡右岸4台机组国际公开招标和8台国内询价采购时,国内制造厂再次参加同台竞争,哈电和东电独自承担了8台机组的设计制造任务。就这样,国内制造厂用7年的时间顺利完成了从分包商到独立承包商的重大转变,实现了我国水电重大装备30年的跨越,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时代已经开始。
 
  具备大型水轮机组完全自主设计制造能力
 
  2008年8月28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在北京举办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合同签字仪式。系列合同涉及26台77万千瓦以上级水轮发电机组,合同总价超过110亿元人民币。
 
  此时,我国的哈电、东电均具备了完全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最终,本次招标采购26台机组全部由国内制造,其中19台由哈电、东电制作,7台由合资厂制造。
 
  从三峡左岸至三峡右岸,再到向家坝、溪洛渡,每一次招标都带来一次水力设计的提升,成为行业技术进步最好的见证。
 
  此外,依托三峡工程,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和行业合作与相互促进,国内企业从科研攻关开始直至量产,逐步实现了核心部件的关键材料国内采购。
 
  实践证明,以三峡工程为依托,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大型机组国产化的战略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条以市场换技术、再以技术占领市场的新路子。从接受国外技术转让到参与国外企业同台竞争,最终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显现出我国大型机电设备国产化的内涵。从分包制造到独立制造,制造份额的提高体现出国产化的宽广度。从机组制造关键原材料的完全进口到国内采购,展现出国产化的深度。
 
  继三峡工程之后,哈电、东电在龙滩、小湾、拉西瓦、瀑布沟、溪洛渡和向家坝等大型水电站的机组投标中陆续战胜国外竞争对手,赢得大部分市场份额。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