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汽车

2010年我国汽车市场将持续增长

2010-01-29 中投机械网
 
中投顾问提示: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突破13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大国。在汽车产销量迅猛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汽车企业的效益也水涨船高。2010年我国汽车市场将持续增长,但收益主要来自规模效益;随着未来规模效益的力度减弱,原来单纯依靠汽车规模销量而盈利的企业,其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削弱。

  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突破13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大国。在汽车产销量迅猛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汽车企业的效益也水涨船高。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09年1~11月我国汽车工业整体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利润、利税总额呈快速增长态势;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的整体效益也进一步攀升。

  事实上,尽管今年我国汽车产业及汽车企业的效益获得很大的提升,但汽车效益增长远远低于汽车行业产销量的增长。相比2008年汽车产业的规模,2009年我国汽车产品单车利润实际上在下降。

  近日,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汽车工业整体经济运行数据,著名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著名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高盛集团、国泰君安证券公司等诸多机构的分析人士认为,2010年我国汽车市场将持续增长,但收益主要来自规模效益;随着未来规模效益的力度减弱,原来单纯依靠汽车规模销量而盈利的企业,其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削弱。

  2010年汽车行业仍以规模效益为主

  来自中汽协会的统计表明,2009年1~11月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销呈较快增长趋势,工业产值和工业销售产由1~4月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以后,增幅均逐月上升。1~11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8576.49亿元,同比增长22.26%;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8024.21亿元,同比增长21.83%;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988.27亿元,同比增长51.57%。

  在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中,2009年1~6月后,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由负增长变为正增长,19家重点企业效益也逐月增长。

  著名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的中国咨询部合伙人钱立强表示,我国2009年汽车行业效益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汽车产业的销量增长,特别是在国家宏观政策刺激下,汽车产业规模效益十分突出。2009年汽车企业盈利能力主要靠量的拉动作用,特别是受政策惠及的小排量乘用车型及商用车企业效益拉动了整个行业效益的上升。

  钱立强预测认为,受相关政策影响,今年汽车产业及汽车企业的效益增长依旧取决于销量的规模效益,“预计今年我国汽车市场仍会保持一定的增长,整个行业的效益也会随之提升。”

  而著名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高盛集团提供的分析报告显示,由于从全球来看中国的汽车保有率很低,人均收入上升和较低的汽车价格使得中国居民的新车购买承受能力提高。

  高盛汽车分析师认为,2009年初以来中国汽车销售一直呈现快速增长,可以归因于两个主要因素——承受能力的提高以及较低的汽车保有率。就前者而言,可能由生产率提高和竞争激烈引起的汽车售价的下降(2009年国产轿车平均售价为人民币10.9万元,而2006年为人民币11.7万元)与收入水平的增长(2009年平均折年工资为人民币3.3万元,而2006年为2.1万元),使得中国普通居民的汽车承受能力在过去四年中增长了近一倍。此外,中国当前的汽车保有率仅为0.4%左右(每千人拥有40辆车),这一数字不但远远落后于发达市场而且也不及新兴国家(如巴西和俄罗斯)。

  “在我们看来,随着人均GDP继续增长,中国汽车保有率将存在显著的上升空间,因为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高盛分析师还表示,“今年中国汽车产业会持续增长。”

  规模效益的作用逐渐减弱

  我国2009年1~11月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41.59%和42.39%;与之不同步的是,2009年1~11月,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22.26%和21.83%,汽车产业的效益增长率远远低于汽车行业产销量的增长率。

  对此,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汽车产业资深分析师张欣表示,上述数据反应了2009年我国汽车产业尽管在整体量上增加了,但相比上一年而言,汽车行业的效益并未获得相应的增加。张欣分析认为,2009年我国汽车行业的效益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方面对汽车行业及企业相关税收的减少,二是2008年第四季度汽车行业效益下滑,企业的计提费用超额,三是汽车行业销量的规模效益。

  “从长远来看,追求汽车行业的规模效益并不是企业的长久之计。”张欣分析认为,尽管今年我国汽车行业的规模效益会因为产销量增长进一步提升,但今后,这种规模效益的力度会慢慢地减弱,“规模效益的减弱甚至在今年就将显现出来。”

  张欣认为,从效益方面来看,今年我国汽车行业将面临很大的压力,一是汽车产业规模效益的减弱,二是从今年各家企业纷纷提高产量预期来看,汽车企业间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强,而竞争导致的结果有可能就是车企利润进一步减小。“未来汽车企业也将面临效益方面的压力。”

  对此,钱立强也认为,在我国汽车行业未来规模效益逐步减弱后,单纯靠量的拉动并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我国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将会更为重要,并值得关注。”他告诉记者,“未来考验企业的将是获取并应用核心技术和持续研发能力。”

  更多资本或投入汽车行业

  随着中国汽车产量的不断攀升以及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一些国际投行以及个人投资者也纷纷看好我国今年的汽车产业及市场。记者了解到,在2009年一些国际资本开始关注中国汽车产业后(巴菲特投资比亚迪、高盛投资吉利汽车),更多资本也将追随而至流入汽车行业。

  在投资建议方面,高盛集团更是以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为投资者筛选出了流动性较高的中国汽车股票组合,其中包括比亚迪股份、东风汽车、吉利汽车、长城股份等。

  另外,随着2009年各家企业因汽车市场需求大增而导致的产能不足,一些企业相继会在今年进行扩产投入,因此我国汽车产业将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

  对此,普华永道的钱立强认为,投入要分两种行为:一种是金融机构纯资本的投入,这种投入以短期的资本运作获得相应的利益为主;另一种是国外企业对中国汽车行业的长期战略性投入,包括技术、市场以及一些金融等方面的长期规划和合作等。这两种方式对汽车行业产生的利弊效果及影响也会大有区别。

  钱立强分析表示:“资金投入对企业有利的一面就是能够提升企业的研发及技术水平,能够提高企业必备的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的发展。”企业决策所面临的问题则是如何解决可持续发展和短期效益之间的资源分配。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