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机械业 信息化

我国机械业借信息化提升实力

2009-06-25 中投机械网
 
中投顾问提示:在2008年世界机械500强企业名单中,我国只有69家企业入选,仅占企业总数的13.8%。对此,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孙伯淮认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仍是行业发展的隐忧,信息化应看做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虽然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信息化起步很早,目前也有不少大型企业信息化能与国外企业相媲美,但是就整个机械行业来说,信息化普及程度依然不高。

  在2008年世界机械500强企业名单中,我国只有69家企业入选,仅占企业总数的13.8%。对此,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孙伯淮认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仍是行业发展的隐忧,信息化应看做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信息化是行业课题

  每天将近10—20张订单,且批量较小,100台以下的订单大于50%,几乎一张订单一个配置,还有大综配件。订单生产极具个性加上订单追加、更改频繁,使得生产不连续。这给山东华盛中天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制造过程带来不少麻烦。

  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对生产控制系统提出的更高要求,公司ERP负责人王胜勇清醒地认识到,如何能缩短交货期,保质、保量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按用户的个性化配置生产;如何按订单作计划和控制,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信息流、物流高度结合,反映迅速,指挥高效,能够自由应对市场突变的生产管理系统。”

  据了解,我国一些机械企业虽然已经初步实现了信息化,但所占比例很小。数据显示,在1.5万家大中型企业中,仅有15%的企业基本实现了信息化,而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的更不到5%。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就更为明显。以最能体现制造业装备水平的数控机床为例,我国数控机床拥有量仅占机床总量的5%,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甚至低于世界7%的平均水平。

  效益显而易见

  “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技改项目和信息化的协调发展,并引入了PDM和CAPP系统,对整个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进行改造。”浙江杰克公司信息化建设负责人岳龙表示,通过这种建设信息化的投入,公司实现了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

  据岳龙介绍,自采用了信息化系统以后,以零部件通用化为例,仅缝纫机用螺丝一顶,就从原来的300多种压缩到了60多种,同时也极大缩短了新产品的研发周期,从原来的10个月缩减至现在的3个月。

  另据了解,杰克公司还于2004年自行开发了面向供应商的“供应商信息查询系统”,有效降低了库存资金的占用率,缩减了采购部与零件供应商的沟通时间。岳龙表示,“在未来两年内,公司计划再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用于全面实施SAP的各方面系统。”

  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机械企业意识到信息化能帮助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开始努力投身于信息化队伍中。

  投资观念待转换

  信息化对机械行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降低成本、降低库存、改善管理水平、加快资金周转等方面,效果显而易见。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宋晓刚就提供了一组数据来证明信息化给企业生产方方面面带来的效益。一般而言,企业实施信息化后,在库存方面可节约流动资金20%以上,缩短产品研发设计周期40%—50%,缩短生产制造周期超过1/3,设计一次成功率可达95%以上。

  “这些都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宋晓刚表示,“2009年,我们将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实施标准,加快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以基础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推动机械行业与信息化融合的步伐。”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朱森第表示,要推进我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除了要在管理层上推广应用ERP之外,鉴于整个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还要在底层信息化上下工夫,在产品研发、创新上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然而,谈到我国机械信息化程度至今没有普及,有业内专家提出,“投资观念”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过去我国企业对硬件、网络建设上的投入比较积极,但在软件上却不愿意花钱,基本上是倒三七,就是软件占到投资额的30%,硬件占到70%。”该专家介绍说,而国外几乎是倒过来的,就是硬件的投资是 30%,而软件是70%。“这就是投资的比例不到位。”专家说,“现在很多企业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总认为买硬件花1000美金是可以看得到的,但是要买一个软件,可能就是一张光盘,他一眼看不到这里面的价值,所以这个投资观念是有问题的。”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