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玉米 机械
玉米收获机械增势迅猛前景看好
2009-02-05 中投机械网
“2009年玉米收获机械战略发展研讨会”近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此次会议由洛阳中收机械装备有限公司主办。200多位来自农机管理部门的有关领导、经销商及用户与会,积极为促进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献计献策,共谋玉米机收新天地。从此次研讨会上透露出的信息表明: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增势迅猛,发展前景可期。
玉米收获机增势迅猛
2008年尽管农机行业受到了原材料大幅涨价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资金短缺、利润下滑,部分企业举步维艰,但收获机械产品的市场形势却很喜人,特别是大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产品更是产销两旺。
据洛阳中收总经理助理党延德介绍,2008年,全国收获机市场在经受了2007年的寒冬后有所回暖,小麦机的销量约为2.4万台,较2007年增长15%左右;其中洛阳中收公司小麦机的销量为2200台,较上年增长11.8%;大型自走式玉米机的销量达752台,较上年增长70.5%。洛阳中收作为第一个大批量生产大型自走式玉米机的国内企业,经过两年的发展和不断改进创新,技术日益成熟,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不仅连续两年市场占有率超过50%,还拥有了广泛的用户基础。
据了解,近年来,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拉动下,玉米收获机市场非常热。一些有实力的厂家纷纷投入到玉米收获机的技术研发中,使行业整体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性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背负式、小麦玉米兼收机、玉米专用收获机等类型的适合各种作业环境和种植方式的机型,2008年仅大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就销售了约1500台,比上年翻了近一番,并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条件。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十分迅猛,“三秋”期间,全国共投入玉米联合收割机3.8万多台,机收水平近10%,比上年提高两个多百分点。
创新服务不可或缺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元恩指出,尽管玉米机行业增势喜人,但企业创新服务工作仍不可或缺。就大型自走式玉米机企业而言,不仅在产品性能、质量及可靠性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售后服务方面也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他说,由于目前许多企业尚缺乏开发能力,往往采取跟随战术,其产品技术有不少都是来源于洛阳中收的,因此产品的市场表现不一,多数企业的产品在第一年投放市场后的使用情况也非常不理想。当然这也不奇怪。因为2007年中收的产品在第一次批量进入市场时也曾出现了一些类似问题,不过通过2008年的改进,已使产品一年的优势确实体现出来了。这也证明了一个产品要想很好地进入市场,它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需要我们的广大用户给予支持。
据党延德介绍,洛阳中收于1995年开始研制玉米收获机,前后历时十余年,投入4000万元。2008年由于洛阳中收对产品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改进与熟化,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开展对老用户的回访服务,对原有老产品进行改进提高,确保了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的提高,还使之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可,基本上为市场所接受。
洛阳中收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雷雨春告诉记者,大型自走式玉米机通过近两三年的推广,基本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这是一个大环境。但是收获机械尤其是玉米收获机械还是处在一个成长阶段,在质量上、可靠性上、性能上仍有提升的空间。另外,目前拿到玉米机推广目录的企业就有近100家,竞争非常激烈,产品的同一性严重,抄袭现象的肆虐,使任何一家企业的产品都很难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高元恩提醒企业,因为中收是第一个大批量推出产品、进入市场的,所以用户对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怀,才使中收的产品实现了新的跨越。就我们农业机械行业来说,目前企业面临的机会确实难得,但在玉米机批量进入市场的第三年(即2009年)包括洛阳中收在内的企业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因为一个产品的成熟,只有一年两年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个不断持续改进提高的过程。
机遇与挑战并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玉米跨区作业市场的快速成长,主要得益于政府宏观政策的强力拉动,农民需求的火爆,以及机具的不断熟化和性能的提高。2008年国家为了加快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步伐,对玉米收获类机具补贴范围从2007年的9个省扩大到全国范围,农业部还启动了全国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在玉米主产区建设10个国家级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县,每个示范点完成作业示范面积1000亩,重点示范机械收获技术,通过示范区示范效应推动全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发展,许多地方农民都把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为减轻劳动强度和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首选。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玉米机市场看,2009年玉米机发展仍存在五大利好因素:一是目前全国玉米种植面积有4亿亩,但机收率仅为7.2%,因此玉米机市场发展空间将十分巨大;二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人工收获耗时长且价格高,机收代替人工收获将成为发展的必然;三是玉米机收效益显著,一般能在1.5~2.5年之间收回成本,个别用户一年即可收回成本,玉米机收已成为农民致富一种新途径;四是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以及近期一系列增加农民收入政策的推出与实施将使农民购买力得到提升;五是农机购置补贴额度的进一步大幅增长,将使购机农民得到更大实惠。此外,党延德认为,近期国家出台的加强对原创技术保护和相关政策支持的措施,对包括洛阳中收在内的科技创新企业来说也是重大利好。雷雨春说,通过调查和观测,预计2009年无论是玉米机还是小麦收获机械需求都有可能出现大面积上升,这就给农业机械行业尤其是收获机械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记者了解到,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玉米的重要产区之一,对大型自走式玉米机的需求十分巨大。黑龙江省农机局副局长张侃告诉记者,黑龙江省有5000万亩玉米,共需各类玉米收获机2万台,现有机具明显不足,未来几年玉米收获机的发展潜力将非常大。据辽宁省农机局局长曲平介绍,辽宁省现有各类玉米收获机1000多台,其中大型自走机仅有350台左右,玉米收获机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吉林省农机局副局长翟延华则强调,吉林省位于松嫩平原的核心区,已在一些环节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玉米收获环节仍是短腿,2009年该省将把工作重点转到玉米收获上来,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以及对购机者给予补贴和扶持。此外,有“天中麦客”美誉的河南省确山县农机合作社经理张大生告诉记者,2008年三秋期间,他带着十多台中收大型自走机在河南、黑龙江等地开展玉米跨区机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可以预见,2009年玉米机市场需求较2008年将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加,根据分析研究,预计国内大型自走式玉米机的市场销量将从2008年的1500台增加到2500台、2010~2012年将分别达到5000台、8000台和1.5万台。
玉米收获机增势迅猛
2008年尽管农机行业受到了原材料大幅涨价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资金短缺、利润下滑,部分企业举步维艰,但收获机械产品的市场形势却很喜人,特别是大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产品更是产销两旺。
据洛阳中收总经理助理党延德介绍,2008年,全国收获机市场在经受了2007年的寒冬后有所回暖,小麦机的销量约为2.4万台,较2007年增长15%左右;其中洛阳中收公司小麦机的销量为2200台,较上年增长11.8%;大型自走式玉米机的销量达752台,较上年增长70.5%。洛阳中收作为第一个大批量生产大型自走式玉米机的国内企业,经过两年的发展和不断改进创新,技术日益成熟,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不仅连续两年市场占有率超过50%,还拥有了广泛的用户基础。
据了解,近年来,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拉动下,玉米收获机市场非常热。一些有实力的厂家纷纷投入到玉米收获机的技术研发中,使行业整体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性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背负式、小麦玉米兼收机、玉米专用收获机等类型的适合各种作业环境和种植方式的机型,2008年仅大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就销售了约1500台,比上年翻了近一番,并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条件。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十分迅猛,“三秋”期间,全国共投入玉米联合收割机3.8万多台,机收水平近10%,比上年提高两个多百分点。
创新服务不可或缺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元恩指出,尽管玉米机行业增势喜人,但企业创新服务工作仍不可或缺。就大型自走式玉米机企业而言,不仅在产品性能、质量及可靠性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售后服务方面也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他说,由于目前许多企业尚缺乏开发能力,往往采取跟随战术,其产品技术有不少都是来源于洛阳中收的,因此产品的市场表现不一,多数企业的产品在第一年投放市场后的使用情况也非常不理想。当然这也不奇怪。因为2007年中收的产品在第一次批量进入市场时也曾出现了一些类似问题,不过通过2008年的改进,已使产品一年的优势确实体现出来了。这也证明了一个产品要想很好地进入市场,它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需要我们的广大用户给予支持。
据党延德介绍,洛阳中收于1995年开始研制玉米收获机,前后历时十余年,投入4000万元。2008年由于洛阳中收对产品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改进与熟化,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开展对老用户的回访服务,对原有老产品进行改进提高,确保了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的提高,还使之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可,基本上为市场所接受。
洛阳中收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雷雨春告诉记者,大型自走式玉米机通过近两三年的推广,基本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这是一个大环境。但是收获机械尤其是玉米收获机械还是处在一个成长阶段,在质量上、可靠性上、性能上仍有提升的空间。另外,目前拿到玉米机推广目录的企业就有近100家,竞争非常激烈,产品的同一性严重,抄袭现象的肆虐,使任何一家企业的产品都很难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高元恩提醒企业,因为中收是第一个大批量推出产品、进入市场的,所以用户对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怀,才使中收的产品实现了新的跨越。就我们农业机械行业来说,目前企业面临的机会确实难得,但在玉米机批量进入市场的第三年(即2009年)包括洛阳中收在内的企业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因为一个产品的成熟,只有一年两年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个不断持续改进提高的过程。
机遇与挑战并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玉米跨区作业市场的快速成长,主要得益于政府宏观政策的强力拉动,农民需求的火爆,以及机具的不断熟化和性能的提高。2008年国家为了加快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步伐,对玉米收获类机具补贴范围从2007年的9个省扩大到全国范围,农业部还启动了全国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在玉米主产区建设10个国家级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县,每个示范点完成作业示范面积1000亩,重点示范机械收获技术,通过示范区示范效应推动全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发展,许多地方农民都把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为减轻劳动强度和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首选。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玉米机市场看,2009年玉米机发展仍存在五大利好因素:一是目前全国玉米种植面积有4亿亩,但机收率仅为7.2%,因此玉米机市场发展空间将十分巨大;二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人工收获耗时长且价格高,机收代替人工收获将成为发展的必然;三是玉米机收效益显著,一般能在1.5~2.5年之间收回成本,个别用户一年即可收回成本,玉米机收已成为农民致富一种新途径;四是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以及近期一系列增加农民收入政策的推出与实施将使农民购买力得到提升;五是农机购置补贴额度的进一步大幅增长,将使购机农民得到更大实惠。此外,党延德认为,近期国家出台的加强对原创技术保护和相关政策支持的措施,对包括洛阳中收在内的科技创新企业来说也是重大利好。雷雨春说,通过调查和观测,预计2009年无论是玉米机还是小麦收获机械需求都有可能出现大面积上升,这就给农业机械行业尤其是收获机械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记者了解到,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玉米的重要产区之一,对大型自走式玉米机的需求十分巨大。黑龙江省农机局副局长张侃告诉记者,黑龙江省有5000万亩玉米,共需各类玉米收获机2万台,现有机具明显不足,未来几年玉米收获机的发展潜力将非常大。据辽宁省农机局局长曲平介绍,辽宁省现有各类玉米收获机1000多台,其中大型自走机仅有350台左右,玉米收获机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吉林省农机局副局长翟延华则强调,吉林省位于松嫩平原的核心区,已在一些环节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玉米收获环节仍是短腿,2009年该省将把工作重点转到玉米收获上来,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以及对购机者给予补贴和扶持。此外,有“天中麦客”美誉的河南省确山县农机合作社经理张大生告诉记者,2008年三秋期间,他带着十多台中收大型自走机在河南、黑龙江等地开展玉米跨区机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可以预见,2009年玉米机市场需求较2008年将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加,根据分析研究,预计国内大型自走式玉米机的市场销量将从2008年的1500台增加到2500台、2010~2012年将分别达到5000台、8000台和1.5万台。
相关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环保设备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中国环保设备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中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环保设备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制药机械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年中国盾构机市场调研报告
- ·2015年中国盾构机市场调研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制药机械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
电动车 发电机 仪器仪表 食品包装机械 工程起重机 包装机械 环保设备 发动机行业 电梯行业 阀门行业 齿轮行业 机械行业 仪器仪表 发电机 工程机械 农业机械 包装机械 电工电器 电动机 齿轮 起重机 数控机床 中国锅炉 食品包装机械 输变电设备 环保设备 发电机 工程机械 轴承行业 包装机械 中国锅炉 印刷机械 变压器 齿轮 数控机床 压路机 广电设备
一周热点
- ·工程机械市场低迷 叉车行业表现抢...
- ·我国五金冲压模具行业正在不断追...
- ·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收入30.7万...
- ·中船重工与陕西省签署项目合作协...
- ·山东省玉米机收基本结束机播小麦...
- ·外媒头条:中国承诺非洲基建投资...
- ·预计2020年3D测绘和3D建模市场规...
- ·“常林·谷丰”玉米收获机畅销乌...
- ·大连重工风电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
免费电子书
- ·宋德安:书写“德胜钢铁”神话
- ·大田集团王树生:做物流排头兵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余彭年: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
- ·马兴田和他的“百年康美”梦
- ·郑南雁和7天连锁酒店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王传福:比亚迪掌门人
- ·苗连生的新能源之路
- ·叶华能:客家之子创宝丽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