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出现产业升级苗头
近年来,我国的造船、工程机械、机床、水泥装备制造等机械产业开始以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兴力量频频亮相世界舞台,中国船舶、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山推股份、振华港机、沈阳机床、中材国际等一大批上市公司以及大连机床集团等一批非上市公司开始成为国际市场强有力的参与者和竞争者,书写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发展历史。
从拼命进口,到大量出口;从全行业亏损,到盈利大户;从默默无名,到扬名世界,历经三十年拼博,我国的机械行业才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季节。但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到创业的那份艰辛。
体制之变:浴火重生
机械行业的振兴与崛起源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场变革。对此,当时的机械部副部长何光远记忆犹新。1984年8月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作出决定,对机械工业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提出通过各级政府简政放权和扩大企业自主权,逐步实现政企分开,从根本上解决条块分割问题,打破地区、部门界限。1985年5月,机械部部属62个企业和省属332个企业中的绝大多数下放地方政府,并允许各部门、各种所有制成份进入产业,打破行业壁垒,实行开放式行业管理。
这是一场没有先例的改革。很多原来背靠中央政府的大企业一下子突然“断了奶源”,失去了靠山,无所适从、彷徨失措一时间成为这些企业共同的感受。同时,由于当时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处于极端初级阶段,很多配套的改革政策没有出台,全行业大面积亏损很快爆发。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整个九十年代。
何光远后来总结,“当初改革得太快了”,“政企分开和企业下放的方向是对的,但配套的改革措施并没有跟上,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也还是个模糊的概念,‘一刀切’就把所有企业下放,肯定不合适。”
但是,在国有机械企业普遍陷入困境的时候,另一批日后影响巨大的企业却悄然诞生并发展壮大。1989年6月,梁稳根、唐修国、毛中吾和袁金华四人创立湖南省涟源市焊接材料厂;1991年湖南省涟源市焊接材料厂更名为湖南省三一集团有限公司。12年后,三一重工在A股上市,并迅速成长为我国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之一。
1992年,从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脱胎而来的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同期,诞生的公司还有沈阳北方重工集团以及稍后诞生的山河智能等公司。
与此同时,其他仍在国有经济体系内的机械企业也开始了艰难的蜕变。徐工集团、山推股份、厦工股份、昆明机床、安徽合力、大连机床等企业也逐渐由弱变强。
多年后,在回顾机械行业的这段发展历程时,徐工科技董事长王民感慨地说:“这个行业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是在竞争的环境中发展的,从一开始就没有保护,全面放开,外资、内资、独资、合资、国企、民营一起上,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大家始终有危机感,锻炼了一大批经营者、企业家。”
经过体制之变后,机械行业的活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进入新世纪,机械行业总产值、利润额成倍上升。2007年机械工业总产值比2000年增长5.06倍,利润上升7.5倍。 2008年,机械工业增速虽有所回落,但前5个月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仍达到21.6%,居工业各部门之首,工业总产值增速达29.16%,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8.74%,同样居工业各部门之首。
自主创新:量变到质变
除了体制变革外,在改革开放之初,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也是重要举措。1985年,当时的国家机械工业部联合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专门成立了一个办公室,引进卡特彼勒的先进技术。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一共组织了国内12家企业参加,并制定了技术引进计划。据一位业内专家透露,虽然卡特彼勒的技术并不属于最新技术,但是由于我国的机械行业技术水平起点低,这些技术的引进还是对我国机械行业技术进步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与汽车、彩电等产业单纯的‘以技术换市场’策略不同的是,我国机械行业尤其是工程机械行业非常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这是我国机械行业能够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机械工业协会的一位姓杨的工作人员表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械行业技术创新的累积效应开始在最近几年显现,并产生良好的经济回报。10年前,国外品牌占领了中国工程机械一些主要机型的大部分市场,如今,中国工程机械产品不但把国外品牌挤出中国市场,基本占领了除挖掘机以外的所有市场,而且还将产品出口到欧美等工程机械强国。据悉,近5年机械产品的出口每年以63%的速度增长。2006年我国机械行业更是一举扭转对外贸易长期逆差的经济形势,实现顺差7亿美元;去年顺差总额更是达到241亿美元。顺差继续扩大的势头今年仍在延续,今年上半年机械行业实现的顺差就达到205亿美元。
对于我国机械行业的迅猛发展势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日前表示,我国机械工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已进入由量变转向质变、产业加速升级的关键时期。
他认为,机械工业产业升级的主要标志有产品水平接近或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用户满意度和市场美誉度大大提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显著增强等几个方面。这要求机械工业能够涌现出一批世界知名的强势企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模式理念,自主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也有明显提高。
按上述条件考察,蔡惟慈认为,我国机械工业产业升级已呈现一些苗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向世界最高等级冲击。
蔡惟慈认为,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也为机械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市场条件。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不仅使我国跃居世界机械工业大国之列,而且使业内多数骨干企业摆脱了历史包袱,部分优势企业初步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潜能,持续较快的量变正迅速积累行业走向全面升级的能量。
问鼎世界:任重道远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机械行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与美国通用电气、卡特彼勒等世界级大型企业相比,我国机械企业的整体实力还是相当弱小。2006年,位列我国机械百强之首的上海电气集团实现的销售额仅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销售额的5.41%;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位的徐州工程机械集团销售额仅为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6.45%、日本小松公司的14.64%;位居农机行业之首的一拖集团销售额仅为美国迪尔公司的5.84%。即便是入选2005年全球500强的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其销售额也只有通用汽车公司的14.12%,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23%。
除了规模上的差距外,在技术实力上的差距也不小,即便是近年来我国进步最快的工程机械也不例外。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韩学松认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与世界同行业强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差15到20年的水平,特别是在耐久性、可靠性和产品性能上差距比较大。我们的出口基本在中低档水平。”与全球同行业一流企业相比,我国至今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把有关研究院所、设计院、制造企业联合起来,组成像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重工、法国阿尔斯通那样能够提供全系统服务的世界级装备业巨头。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基础零部件依赖国外进口,受制于人。据了解,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徐工集团的出口产品中购买国外零部件的成本占到出口价格的30%,外国零部件占出口产品销售额40%,但却占了利润的70-80%。中联重科部分产品中进口件成本同样也占制造成本的40%。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同时,出于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发展的警惕,国外的供应商近年来开始采取不断提价、提前定货期、提前付款、延期交货等方式遏制我国机械企业的生产。不仅如此,一些国际大型零部件生产商还联合起来给中国企业设计同规格尺寸的零部件,制约中国企业的发展,让中国的出口产品在同质上进行竞争。
反观日本小松、美国卡特彼勒等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它们都是自己生产关键基础零部件。因此,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认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很快,在国内市场已占主体地位,从产量上看也已是工程机械大国,但还不是工程机械强国。
蔡惟慈也表示,虽然机械行业已经出现产业升级的苗头,但距离实现升级还有距离,业内企业应冷静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正视产业加速升级形势下的条件,戒骄戒躁,科学发展,进一步加快做大做强的步伐。
- ·2016-2020年中国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中国高端装备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中国机器人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年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工程机械市场低迷 叉车行业表现抢...
- ·我国五金冲压模具行业正在不断追...
- ·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收入30.7万...
- ·中船重工与陕西省签署项目合作协...
- ·山东省玉米机收基本结束机播小麦...
- ·外媒头条:中国承诺非洲基建投资...
- ·预计2020年3D测绘和3D建模市场规...
- ·“常林·谷丰”玉米收获机畅销乌...
- ·大连重工风电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
- ·宋德安:书写“德胜钢铁”神话
- ·大田集团王树生:做物流排头兵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余彭年: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
- ·马兴田和他的“百年康美”梦
- ·郑南雁和7天连锁酒店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王传福:比亚迪掌门人
- ·苗连生的新能源之路
- ·叶华能:客家之子创宝丽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