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电动化 汽车

电动化是中国汽车未来发展之路

2008-01-07 中投机械网
 

  依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准,中国私人拥有汽车的发展空间很大。目前美国千人拥有车量是七百六十辆,欧洲也在六百辆,日本是五百辆,中国仅在二十辆,与发达国家比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接受亚洲周刊访问时表示,很多渠道预测,到二零二零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一点三亿至一点五亿,千人拥车量达九十辆,要翻四倍,“真到了这个数字,恐怕面对最大的挑战是资源不够。”余卓平表示,现任科技部长万钢二零零零年回国,做研究项目时就提出,中国到二零一零年进口原油要超过一点五万亿吨,有人质疑胡说,现在已经超过了。余卓平提醒,要考虑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交通、资源是否能支撑,“有没有那么多的路,有没有那么多的能源?”

 

  中国特大型城市越来越多,发展模式单一,余卓平担心会阻碍中国汽车市场,“北京是集中在一起压大饼,城市一圈一圈往外扩展,他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挑战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的城市发展要放弃不断壮大的模式,这是一个大战略;二是要重新审视路途长短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美国人开车跑八百公里,中国四百公里以上改为铁路和航空为主了;三是汽车能源一定要多元化,不能仅靠一种能源,而前提是从环保出发。

 

  不过,汽车能源真的要多元化,加油、加气、充电等,供给系统就要多元,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投入会很大。余卓平表示,这要掌握两大原则,一个是多元化,另一个是归属化,“归属到一个载体上来,用同一能源,来源多样又可以转换。”余卓平说,一个普遍能接受的是电,电的来源渠道很多;一个是氢,来源多元化,是二次能源。余卓平认为,燃料电池技术上成熟,正往产业化方向发展,成本降低,可靠性提高正在展示魅力,但燃料电池真正商业化,涉及庞大的基础设施的变化,所以美国将此方向的实现看好中国,“一张白纸可以画优美的图画”。

 

  同济汽车学院正在着重燃料电池的开发研究,也研究微型小型电池,研究已长达七年。余卓平认为这个方向很有潜力,“中国汽车工业走电动力是必然趋势,不管是燃料电池还是蓄电池,不排除可以更换电池。”这种替换对能源多元化、归属化以及环保都有益。余卓平强调,中国应该尽快走出这一步,谁先做,成熟了,谁就是未来汽车工业的领导者。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