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重大装备 国民经济

我国重大装备研制渐成国民经济生命线

2007-12-17 中投机械网
 

  今年11月初,在上海举行的“2007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新设立的重大技术装备展区,云集了第一次露面的华能集团绿色煤电示范电站模型、上海电气集团的百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模型、中航ARJ二一支线飞机模型、轨道交通车辆等一批我国重大装备制造领域自主创新的先进产品,以其在各自领域中所代表的前沿技术和最高水平,成为“中国工博会”耀眼的“明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普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重大装备的研发制造实现了许多新的突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建设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是我国大范围、远距离、大规模、高效率进行资源配置,缓解能源紧张,保障能源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今年68日,在世界第一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即云南—广东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签约仪式上,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与南方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签订了承接该工程价值562亿元设备的研制合同,成为众多中外竞标企业中惟一中标全系列主机产品的公司。这是世界输变电技术创新的前沿标志性工程,填补了当今世界输变电前沿产品研制领域的一项空白,标志着特变电工特高压直流输变电设备研制能力和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也是继2006年底特变电工成功双项承接世界首条商业运行的1000千伏特高压变压器和电抗器研制任务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特变电工沈变公司在参与我国三峡工程中“龙泉—政平±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时,就从西门子公司全面引进了±500千伏直流输电用换流变电器技术。通过几个国家重点工程的合作生产、联合制造以及联合设计等几个阶段,特变电工已完成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与吸收。据特变电工董事长张新介绍,为了这次能够成功中标,公司早在两年前就组织专家进行科研攻关,研制模型,积累了数据和经验。他还说,这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电设备大部分变压器以及电抗器完全由特变电工自主研制,将为特变电工培养一支世界级的研发团队、管理团队和产业工人团队,全面带动我国输变电产品升级,改写世界输变电产品制造历史,领跑于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    

 

     曾经创造了数十项装备制造业“中国之最”的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今年发布的一个消息再次将世界的眼光吸引到“中国创造”上。1012,其自主研发的目前国产最大型循环氢离心压缩机组,一次试车成功。这个项目的成功试车,首开了大型炼油项目连续重整装置用循环氢离心压缩机的国产化先河,使我国成功突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这种大型炼油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国家之一。

 

     去年,沈鼓与青岛炼化签订了为其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五套装置提供六大机组的合同。装置中,机型为BCL904BCL905的产品是国产化最大型循环氢离心压缩机,而且是国产化最大型的筒型压缩机。这套机组是连续重整装置的心脏设备,也是国内正在发展的年处理千万吨炼油装置的核心设备。在此之前,因为这种超大型压缩机技术含量高、研制难度大,只能依赖进口,多家大型炼厂均从国外采购。为了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沈鼓抓住青岛大炼油项目启动的契机,依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储备和雄厚的研发能力,历经一年多的艰辛努力,成功研制出国产化最大型的循环氢离心压缩机。这一创举为国家节约设备投资数千万元,开辟了大型炼油项目连续重整装置用循环氢离心压缩机国产化的先河,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设计制造这种压缩机的国家之一。

 

     机组的成功研制和应用,标志着我国已实现了大型炼油装置用压缩机的重大突破,氢气压缩机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上了新台阶,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可以替代同类产品的进口,迫使国外厂商同类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大幅降价,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为用户增加巨大的经济效益,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装备制造业在实现国产化的过程中,被称为“中枢神经”的自动化控制装置部分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往往是绝大部分设备都能自主制造了,而自动控制部分却依然全部进口。

  

     今年818日,正式开建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作为国产化依托工程,经过4套的合作制造后,将逐步采用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系统——HOLLiAS(r)分布式控制系统(简称DCS)。这是我国首次进入百万千瓦核电主控系统应用领域,从此结束了核电领域主控系统这一关键重大装备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被专家称为“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而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的,就是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我国最早提供核电站计算机系统成套设备的高科技企业,在十几年时间内完成了模拟控制、模拟和数字混合控制到集成数字控制的跨越。拥有原创技术,将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这是和利时公司的核心目标。公司每10名员工中就有3名研发人员,每获得100元经营收入就拿出10元投入研发,已累计获得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154项。到去年底,公司共签订核电仪控系统项目44个,覆盖了国内所有在建、在运行核电站,以及清华大学核研院、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等多座试验堆。

 

     除核电站外,和利时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还在大型火电、环保、轨道交通等关键装备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京穗深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全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国内最大的“煤电一体化”项目,都留下了和利时公司自主创新技术的印迹。

 

     专家们指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成套装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大力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今年机械工业总体态势可以用‘好、稳、快’三个字来表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欣喜地对记者说。2007年,机械工业总量增长速度高,19月总产值52022亿元,同比增长32.01%,实现了高基数上的高增长。另外,发电设备、采矿设备等重点产品产量高,全行业效益增长幅度高,增长波动幅度小。

 

    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大力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随着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继续取得积极进展,创新动力不断增强。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