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

2012-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

www.nmn.com.cn 中投机械网
 
  • 【报告名称】 2012-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上下卷)
  • 【关 键 词】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 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 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新能源汽车项目规划
  • 【出品单位】 中投顾问
  • 【出版日期】 2012年11月
  • 【交付方式】 特快专递
  • 【报告页码】 381页
  • 【报告字数】 30.9万字
  • 【图表数量】 89个
  • 【中文版价格】印刷版:RMB 7600 电子版:RMB 8100 印刷版+电子版:RMB 8600
  • 【英文版价格】印刷版:USD 4800 电子版:USD 4800 印刷版+电子版:USD 4900
  • 【定购电话】 0755-82571522 82571566 82571599
  • 【全国服务热线】 400 008 1522
  • 【值班电话】 138 0270 8576 (周一至周六18:00以后,周日及法定节假日全天)
 

内容简介: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10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总体上说,“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我国新能源汽车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已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提出要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开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研发及大规模商业化示范工程,推进产业化应用。
  2012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未来10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在资源、技术、企业、配套设施等方面具备优势的地区应抢抓机遇,积极培育市场,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成为新源汽车市场的主力军,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重要力量。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依托庞大的调研体系,结合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细分行业、区域市场、优势企业、产业基地、政策法规、发展规划、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帮助客户全面把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工信部、商务部、财政部、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市场调查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此报告是您跟踪新能源汽车产业最新发展动态、编写产业规划、编制产业政策、制定招商策略的重要参考工具。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新能源汽车相关概述
  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1.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1.1.2 新能源汽车的五大类型
    1.1.3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分类
  1.2 分类型新能源汽车简介
    1.2.1 混合动力汽车
    1.2.2 纯电动汽车
    1.2.3 燃料电池汽车
    1.2.4 其他新能源汽车
第二章 2011-201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环境
  2.1 经济社会环境
    2.1.1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意义
    2.1.2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好
    2.1.3 中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
  2.2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机遇
    2.2.1 新能源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意义重大
    2.2.2 中国汽车处于能源动力技术变革的的战略机遇期
    2.2.3 中国的资源和能源状况适合发展新能源汽车
    2.2.4 中国具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后发优势
  2.3 “十二五”新能源汽车面临的形势
    2.3.1 我国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
    2.3.2 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将加速
    2.3.3 我国新能源客车迎来发展新机遇
    2.3.4 中外车企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2.4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要素
    2.4.1 生产要素
    2.4.2 需求条件
    2.4.3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2.4.4 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
    2.4.5 机会
    2.4.6 政府
第三章 2011-2012年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
  3.1 2011-2012年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3.1.1 新能源汽车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竞争的新焦点
    3.1.2 2010年世界新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3.1.3 2011年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3.1.4 2012年世界新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3.1.5 各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特点比较
  3.2 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3.2.1 日本
    3.2.2 美国
    3.2.3 法国
    3.2.4 英国
    3.2.5 德国
    3.2.6 韩国
    3.2.7 印度
第四章 2011-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
  4.1 2011-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整体概述
    4.1.1 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4.1.2 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4.1.3 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安全标准不断完善
    4.1.4 新能源汽车行业整合加剧
  4.2 2009-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回顾
    4.2.1 200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
    4.2.2 2009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
    4.2.3 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4.2.4 2010年中外企业竞逐新能源汽车市场
  4.3 201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
    4.3.1 总体综述
    4.3.2 产业路线分析
    4.3.3 厂商分析
    4.3.4 车型数据及分析
  4.4 2012年1-9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
    4.4.1 总体综述
    4.4.2 产业路线分析
    4.4.3 厂商分析
    4.4.4 车型数据及分析
  4.5 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发展分析
    4.5.1 中国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现状
    4.5.2 各国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现状
    4.5.3 国外企业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状况
    4.5.4 国内企业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状况
  4.6 2011-2012年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6.1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
    4.6.2 中国新能源汽车存在的瓶颈
    4.6.3 国内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
    4.6.4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存在的问题
  4.7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策及战略
    4.7.1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策略建议
    4.7.2 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
    4.7.3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科技对策
    4.7.4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五章 2011-2012年分类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5.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5.1.1 中国进入混合动力车产业化关键时期
    5.1.2 国家鼓励政策向混动动力汽车调整
    5.1.3 2012年我国混合动力商用车推广加速
    5.1.4 2012年我国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迎来曙光
    5.1.5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的问题及策略
    5.1.6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究
  5.2 纯电动汽车
    5.2.1 我国纯电动汽车实现跨越式发展
    5.2.2 2011年国内最大纯电动客车制造基地投产
    5.2.3 2012年中国首款量产纯电动汽车正式发布
    5.2.4 2012年内地纯电动大巴首次出口港澳
    5.2.5 我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分析
  5.3 燃料电池汽车
    5.3.1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的起步
    5.3.2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进程分析
    5.3.3 2012年我国燃料电池车产业化发展提速
    5.3.4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建议
  5.4 其它新能源汽车
    5.4.1 天然气汽车(NGV)
    5.4.2 液化石油气汽车(LPGV)
    5.4.3 甲醇汽车
    5.4.4 二甲醚汽车
    5.4.5 太阳能汽车
第六章 2011-2012年车用电池及替代燃料概况
  6.1 车用镍氢电池
  6.2 车用燃料电池
  6.3 车用锂电池
    6.3.1 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较为理想的蓄电池
    6.3.2 2011-2012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项目动态
    6.3.3 车用锂电池技术还需进一步发展
  6.4 车用替代燃料的发展
    6.4.1 煤直接液化(CTL-CDD)和煤间接液化合成油(CTL-FTD)
    6.4.2 甲醇
    6.4.3 二甲醚
    6.4.4 生物燃料
第七章 主要区域发展分析
  7.1 北京市
    7.1.1 政策情况
    7.1.2 产业现状
    7.1.3 示范运营进程
  7.2 上海市
    7.2.1 政策情况
    7.2.2 产业现状
    7.2.3 示范运营进程
  7.3 江苏省
    7.3.1 政策情况
    7.3.2 产业现状
    7.3.3 示范运营进程
  7.4 山东省
    7.4.1 政策情况
    7.4.2 产业现状
    7.4.3 示范运营进程
  7.5 广东省
    7.5.1 政策情况
    7.5.2 产业现状
    7.5.3 示范运营进程
  7.6 东北地区
    7.6.1 政策情况
    7.6.2 产业现状
    7.6.3 示范运营进程
  7.7 其他区域
    7.7.1 天津
    7.7.2 重庆
    7.7.3 浙江
    7.7.4 安徽
    7.7.5 河南
    7.7.6 陕西
    7.7.7 四川
    7.7.8 广西
第八章 2011-201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概况
  8.1 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立的条件
    8.1.1 供给条件
    8.1.2 需求条件
    8.1.3 正确策略
  8.2 我国主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建设
    8.2.1 北京
    8.2.2 上海
    8.2.3 广东
    8.2.4 重庆
  8.3 201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动态
    8.3.1 国内最大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基地落户北京
    8.3.2 深圳全力建设成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8.3.3 中山打造南方最大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8.3.4 国内首个纯电动汽车产业基地在武汉开建
    8.3.5 齐齐哈尔建黑龙江最大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8.3.6 湖北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签约
  8.4 201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动态
    8.4.1 创维集团投资百亿在南京建新能源汽车基地
    8.4.2 武汉投资150亿元兴建新能源汽车配件园
    8.4.3 全国最大电动车生产基地落户德阳
    8.4.4 河南驻马店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示范基地
    8.4.5 安徽省首个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项目开建
    8.4.6 河北广平建设华北最大新能源汽车基地
第九章 重点企业
  9.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1.1 企业概况
    9.1.2 新能源汽车业务现状
    9.1.3 新能源汽车投资动态
    9.1.4 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9.1.5 新能源汽车发展展望
  9.2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9.2.1 企业概况
    9.2.2 新能源汽车业务现状
    9.2.3 新能源汽车投资动态
    9.2.4 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9.2.5 新能源汽车发展展望
  9.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9.3.1 企业概况
    9.3.2 新能源汽车业务现状
    9.3.3 新能源汽车投资动态
    9.3.4 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9.3.5 新能源汽车发展展望
  9.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9.4.1 企业概况
    9.4.2 新能源汽车业务现状
    9.4.3 新能源汽车投资动态
    9.4.4 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9.4.5 新能源汽车发展展望
  9.5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9.5.1 企业概况
    9.5.2 新能源汽车业务现状
    9.5.3 新能源汽车投资动态
    9.5.4 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9.5.5 新能源汽车发展展望
  9.6 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9.6.1 企业概况
    9.6.2 新能源汽车业务现状
    9.6.3 新能源汽车投资动态
    9.6.4 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9.6.5 新能源汽车发展展望
第十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
  10.1 2007-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动态
    10.1.1 2007年底起新能源汽车成为鼓励产业
    10.1.2 200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概述
    10.1.3 201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工作启动
    10.1.4 201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细则正式出台
    10.1.5 2010年四部委要求加快推动私人购买新能源车消费市场
  10.2 201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动态
    10.2.1 2011年新能源汽车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10.2.2 2011年国家鼓励民企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0.2.3 2011年四部委发布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安全令”
    10.2.4 2011年节能汽车补贴新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
    10.2.5 2011年新政拟减免新能源汽车车船税
  10.3 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动态
    10.3.1 2012年起鼓励投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10.3.2 2012年我国纯电动车国标正式发布
    10.3.3 2012年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船税政策实施
    10.3.4 2012年国家扩大混合动力客车推广范围
    10.3.5 2012我国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
  10.4 中国新能源汽车标准现状分析
    10.4.1 纯电动汽车标准
    10.4.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标准
    10.4.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标准
    10.4.4 基础设施技术标准
    10.4.5 电动汽车标准的影响及发展建议
  10.5 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文件
    10.5.1 《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
    10.5.2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10.5.3 《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10.5.4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10.6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0.6.1 制定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及加强部门间协调
    10.6.2 加快制定标准和修订准入政策
    10.6.3 制订中长期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0.6.4 探索促进新能源车推广的绿色税收制度
    10.6.5 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相关企业的激励
    10.6.6 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激励
  10.7 启动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的政策建议
    10.7.1 启动私人消费是培育市场的根本方向
    10.7.2 当前启动私人消费的主要问题
    10.7.3 启动私人消费的优先领域
    10.7.4 启动私人消费市场的政策建议
第十一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分析
  11.1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情况
    11.1.1 2012年《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发布
    11.1.2 2012年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获通过
    11.1.3 国资委酝酿出台《央企纯电动车投资规划》
  11.2 《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11.2.1 形势与需求
    11.2.2 发展战略与目标
    11.2.3 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
    11.2.4 组织与保障
  11.3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11.3.1 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11.3.2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1.3.3 技术路线和主要目标
    11.3.4 主要任务
    11.3.5 保障措施
    11.3.6 规划实施
  11.4 各地发展规划
    11.4.1 北京
    11.4.2 上海
    11.4.3 山东
    11.4.4 江苏
    11.4.5 浙江
    11.4.6 广东
    11.4.7 河南
    11.4.8 安徽
    11.4.9 湖北
    11.4.10 湖南
    11.4.11 四川
    11.4.12 珠海
    11.4.13 长春
    11.4.14 柳州
第十二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趋势分析
  12.1 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展望
    12.1.1 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景展望
    12.1.2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测
    12.1.3 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12.1.4 世界国家及地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12.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及趋势
    12.2.1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广阔
    12.2.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展望
    12.2.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12.2.4 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12.3 重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走势
    12.3.1 今后2-3年混合动力车仍将是市场主流
    12.3.2 纯电动汽车是近期战略目标以混合动力作为过渡
    12.3.3 燃料电池汽车是终极目标等待技术突破

 

图表目录:

图表1 中国经济增长率的波动(1990年-2010年)
图表2 居民消费价格月同比上涨率
图表3 2009-2011年月度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图表4 2009-2011年月度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图表5 2009-2011年月度商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图表6 2009-2011年1.6L及以下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图表7 2007-2011年国内轿车市场份额变化比较
图表8 2011年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占有率
图表9 2012年1-10月我国汽车销量月度走势情况
图表10 2012年1-10月我国乘用车销量月度走势情况
图表11 2012年1-10月我国商用车销量月度走势情况
图表12 2012年1-10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月度走势
图表13 2012年1-10月我国汽车月度出口量走势
图表14 美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一览表
图表15 2009年1-11月中国汽车销量结构(分燃料)
图表16 2009年1-11月中国乘用车销量结构(分燃料)
图表17 2009年1-11月中国商用车销量结构(分燃料)
图表18 201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图表19 2011年国内纯电动车与混合动力车产量比
图表20 2011年国内纯电动车与混合动力车产量比
图表21 201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企业销售情况
图表22 201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企业销售格局
图表23 2011年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销量
图表24 2011年国内纯电动乘用车占比
图表25 2011年国内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
图表26 2011年国内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占比
图表27 2012年9月国内主要新能源乘用车投放比例图
图表28 2012年9月国内主要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投放比例
图表29 2012年1-9月国内新能源车乘用车投放情况
图表30 2012年1-9月国内主要企业新能源乘用车投放趋势
图表31 2012年1-9月比亚迪e6电动车销量走势
图表32 2012年1-9月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销量走势
图表33 2012年1-9月丰田第三代普锐斯销量走势
图表34 2012年1-9月丰田凯美瑞-尊瑞销量走势
图表35 2012年1-9月奇瑞QQ3EV电动车销售走势
图表36 国内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的分类比较
图表37 各国电动汽车专利数量的比较
图表38 各国混合动力汽车专利数量的比较
图表39 各国燃料电池专利数量的比较
图表40 国外企业混合动力汽车专利数量的比较
图表41 国外企业燃料电池专利数量的比较
图表42 国内企业电动汽车专利数量的比较
图表43 国内企业混合动力汽车专利数量的比较
图表44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1图示
图表45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2图示
图表46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2下的车辆性能指标
图表47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3图示
图表48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3下的车辆性能指标
图表49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4图示
图表50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5图示
图表51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5下的车辆性能指标
图表52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其它方案图示
图表53 我国混合动力客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1图示
图表54 我国混合动力客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1下的车辆性能指标
图表55 我国混合动力客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2图示
图表56 我国混合动力客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2下的车辆性能指标
图表57 常规光伏系统的组成
图表58 EV蓄电池关键技术数据与美国先进蓄电池指标比较
图表59 几种车用燃料的能量密度
图表60 甲醇和二甲醚与传统燃料的主要特性比较
图表61 甲醇和汽油的危害比较
图表62 各种燃料加注站费用和燃料价格
图表63 各种汽车燃料非常规排放致癌物比较
图表64 甲醛尾气氧化处理试验
图表65 甲醛和甲醇尾气氧化处理试验
图表66 甲醇应用于汽车燃料的不同方案及技术经济性能对比
图表67 二甲醚与柴油物化性能比较
图表68 我国已公布的纯电动汽车标准
图表69 我国已公布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标准
图表70 我国已公布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标准
图表71 我国已公布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技术标准
图表72 新能源汽车技术阶段划分表
图表73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及审查要求
图表74 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标准目录
图表75 公共服务用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示范推广补助标准
图表76 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车示范推广补助标准
图表77 重点技术方向任务布局
图表78 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研发主要技术指标
图表79 纯电驱动大规模商业化示范的主要技术指标
图表80 下一代纯电驱动技术突破的主要技术指标
图表81 柳州市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计划汇总表
图表82 柳州市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推荐车型参考目录
图表83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图示
图表84 传统混合动力车(HEV)图示
图表85 电动汽车VS燃油汽车经济性比较
图表86 传统汽车能耗分布
图表87 煤炭发电与煤炭制油的效率比较
图表88 影响电动汽车普及的主要因素
图表89 燃料电池示意图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