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建筑垃圾

【中国经营报】建筑垃圾回收“钱”途乍现

2010-12-04 中投机械网
 
中投顾问提示:早在2003年,他就建立了北京元泰达环保建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从事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收获的却是连年的亏损。

  近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陈家珑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央已经给各部委下发了文件。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应该会纳入‘十二五’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要陆续出台。”

  吴建民觉得自己终于要熬出头了。

  早在2003年,他就建立了北京元泰达环保建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从事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收获的却是连年的亏损。

  投资“失误”的绝不止吴一人。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的建筑垃圾回收企业还鲜有商业成功的案例,作为刚刚起步的新兴行业,太多的“先天不足”使得进入者难以获得市场的回报。

  不过,好消息正在传来。近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陈家珑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央已经给各部委下发了文件。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应该会纳入‘十二五’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要陆续出台。”

  点石成金?

  所谓的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建筑渣土、废砖、废瓦、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此外还有少量的钢材、木材、玻璃、塑料、各种包装材料等。目前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将其运输到指定的地点进行集中填埋。很多人意识到垃圾填埋的污染隐患,但是却很少有人真正看到垃圾处理的价值空间。也正因此,号称“中国首善”的陈光标曾将建筑垃圾回收业称之为“看不见的金矿”。

  将垃圾进行处理再生成砖和混凝土等建筑用材,用以替代日益减少的石矿资源。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中投顾问给出的研究数字表明,包括中国每年因拆除、新建以及装修而产生的建筑垃圾平均产量高于6亿吨。如果获利以10元/吨的保守估计来看,那么,中国的建筑垃圾至少有60亿元的市场规模。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吴建民在2003年投资6000万元引入国外的工艺和设备,开始了“掘金”之旅。但是直到现在,吴坦陈,公司一直都没有实现盈利,反而亏损上千万元,经营不善的工厂也曾经被迫停产。

  难以盈利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建筑垃圾处理的原料不足。“100~150吨产能的生产线,但是现在连10万吨的垃圾处理量都达不到。”吴建民说,“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建筑垃圾处理企业‘无米下炊’的困境非常普遍。”另一方面是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目前的再生产品价格比天然产品要高很多,完全没有市场竞争力。”

  同样从事建筑垃圾回收行业的深圳市中信华威建材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华威”)的情况也难谈乐观。

  尽管背靠中信深圳投资集团这棵大树,但是从2007年创立至今,该公司同样没有任何的盈利。“首先,建筑垃圾的前期投入很高,至少需要几千万元,而天然采石几百万元就可以搞定;其次,垃圾在处理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和工艺都比较昂贵,目前处理能力比较好的工艺还需要进口,进一步增大了成本。”中信华威总经理助理刘孟春表示。

  政策利好显现

  “目前能够实现盈利的企业,首先是所在的地方政府比较重视,”陈家珑说,“政策支持对于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初期来说非常重要。”吴建民透露,已经有许多公司和个人联系他们洽谈,但是他认为,如果没有政策利好,合作的前景并不乐观,政策难以到位会让更多的投资者望而却步。

  实际上,中国也没有为建筑垃圾处理少买单。“现在政府在这方面并没少花钱,运输费用,城市管理、交通管理费用,还有买地填埋的费用,这些投资如果能够转化到建筑垃圾处理这个产业中去的话,产生的效益是足够大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完全可以通过更加有效的政策设计来解决节能产品的市场问题。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则认为,建筑垃圾回收所面临的政策困境,正如同其他环保行业一样,“环境以及资源成本并没有纳入到价格机制的考虑范围中,致使环保企业的运营成本负担过重,一方面异常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在成本竞争上不敌天然产品。”

  不过,对于这个长期困扰建筑垃圾处理的管理体制问题近期也有望解决。陈家珑透露,现在中央已经给各个部委下发了文件,明确了部门职责。“以前是没有牵头单位来负责,现在是责任明确到各个部委,各部委再制订相关的规划,以及进一步制订法律法规。”

  政策层面的利好已经让吴建民的企业暂时获得了一线生机。“现在市政府会把垃圾直接拉到工厂,这样公司就能省掉运输费用;最近政府也表示如果拿到市管委的批示,一吨建筑垃圾会补贴10元。”吴建民说。如果这些政策都能到位的话,每吨垃圾的收益将会提高到15元左右。

  中信华威也是踌躇满志。“建筑垃圾回收是个朝阳行业,前期肯定会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提前进入的企业就会抢占市场先机,等到政策到位的时候,就能够优先获得,进而把模式复制到全国各地。”刘孟春说,“目前在市场没有完全打开的情况下,企业的解决方法是边生产边研发,进行市场培育。”

  盈利模式待解

  不过,在政策支持之外,更大的问题或许还在后面。

  “建筑垃圾回收的设备和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不存在太大的门槛。但是中国的建筑垃圾种类多样,如何分类,采取何种工艺,如何拓宽产品用途都是处于摸索中,还没有非常成熟的盈利模式。”业内人士表示。

  西安市政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次西安市的道路改造和翻修的过程中,通过对路面建筑垃圾的就地回收利用,节省了清理费用和运输费用,以及购买新的建筑材料的费用,一举多得,据此次参与工艺设计和设备提供的山特维克介绍,综合计算,一吨建筑垃圾所产生的收益达到100元。山特维克最近两年开始把建筑垃圾的处理设备引入到中国。

  “这是最为理想的一种状况,建筑垃圾就地处理,生成产品,而且就地使用。能够把成本压缩到最低,同时保证环境伤害也降低到最小。”山特维克工程机械业务东亚区副总裁严毅说,“但是西安的案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单纯是道路垃圾,种类单一;最重要的是就地消化,不存在产品输出的问题。要想达到这个效果,设备、工艺、规范标准以及管理体制的研究都需要进一步推进。”

  相比国内大部分企业的惨淡经营,国外的建筑垃圾处理企业早已发展得有声有色。

  如法国CSTB公司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废物及建筑业”集团,其特色是能够从建筑物始建到拆除到再利用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中,全方位地掌握数据并设计相关方案;韩国的人善ENT公司能够有效利用建筑垃圾,生产不同层次的原料,从而产生商业价值;美国的CYCLEAN公司可以完全实现旧沥青路面料的回收利用与再生,在相同质量的条件下有效地降低成本,从中挖掘大份额利润。

  “主要是因为国外积累了城市管理和节能产品利用的法律法规,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机制。比如对建筑垃圾的排放征收高额的管理费用,再把这些费用转化到生产再生产品的企业头上。”严毅表示。

  原文发布地址: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204/171646.html (中国经营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