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金风合同 巨量 打折 风电 整机 厂商 洗牌 山雨欲来

【21世纪经济报道】金风合同巨量打折 风电整机厂商洗牌山雨欲来

2010-01-08 中投机械网
 
中投顾问提示:据姜谦统计,2008年金风科技、华锐风电、东汽三大制造商在当年新增风电装机中的比例分别为18.12%、22.45%、16.86%,总计达到57.43%。

  1月5日,风电整机龙头企业金风科技降价5亿元调低了两个大单的中标金额。

  这两个大单分别是2008年7月14日中标的甘肃酒泉风电基地瓜州北大桥第四、瓜州干河口第六风电场各20万千瓦风电特许权项目,两个项目各有134台1.5MW风电机组,当时的中标金额合计25.7亿元。

  据金风科技称,根据2009年国内风电设备市场价格情况,经买卖双方一致协商,决定将原来的合同金额调至20.7亿元,共计缩水5亿元。

  这已不是金风科技第一次调低中标合同金额。从2009年4月开始,金风科技已数次调低了合同价格。据本报记者概算,2009年至今,金风科技累计签下7个大单,合计57.13亿元,但最终累计下调合同金额8.81亿元,合同额降幅高达15.4%。

  “2009年的价格比2008年有所下降,原因来自于行业的竞争加剧,而降幅取决于上游原材料的价格。”1月7日,金风科技董秘蔡晓梅电话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本报记者了解,风电设备龙头企业主动降价背后,实际上是风电整机厂商的洗牌“山雨欲来”,这已经成为该行业业内人士的共识。

  降价5亿元背后

  2009年4月27日,金风科技对外称,鉴于原材料价格及国际经济现状,公司对与株洲南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的1.5mw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定子供货合同进行变更。合同一:由2.4亿元下调至2.2亿元;合同二:由9.6亿元下调至9.0亿元。

  随后在5月、9月、11月和12月,金风科技多次对合同价格进行调整。

  “金风降价从大的层面来讲可以说明两点,一是整个风能设备产业的竞争正在加剧,二是产业的进步,即上游的原材料价格成本下降。”1月7日,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对本报记者分析称,从2009年来看,不光只是金风科技,整个行业的价格都呈下降趋势。

  据了解,今年以来,上游零部件厂商成本降低,包括风机叶片在内的部分风机零部件逐步降价,但降价幅度仍低于整机。

  “受降价的影响,风电设备整机厂商的毛利率应也会呈下降趋势。”姜谦认为。

  根据姜谦的统计,2008年金风科技的毛利率为18%左右,而2009年初金风科技主打产品1.5兆瓦的风机推向市场后,2009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水平有所提升,达到22.8%的水平。

  但是姜谦认为,“以后金风的毛利率水平会在这个基础上再度下降,这个原因就是价格水平不断在下降。而降价的主要原因还是行业竞争。”

  “以现在的情况看,订单的增长没有产能扩张的速度快,去年或今年产能释放得比较快。”姜谦说。

  蔡晓梅也感觉到了行业竞争的激烈:“价格下降的原因来自于行业的竞争加剧,但我们的降价不是恶性的价格战,是基于整体的市场环境作出的举动。”

  蔡晓梅还表示,金风科技目前手中的订单还是充足的,“我们的销售与产能还是匹配的”。

  行业呈集中趋势

  “的确,像金风这样手中订单充足的厂商是很少的。现在这个行业呈两极分化之势。几大龙头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高,行业呈集中趋势。”姜谦表示。

  据姜谦统计,2008年金风科技、华锐风电、东汽三大制造商在当年新增风电装机中的比例分别为18.12%、22.45%、16.86%,总计达到57.43%。

  “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而2009年上半年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这一比例还在提高。”姜谦透露, 2009年上半年国内新增装机443.98万千瓦,而金风以109.5万千瓦占到24.66%,华锐以108.75万千瓦占到24.49%,东汽则以56.55万千瓦占到12%,这三家的比例已经达到61.89%。由此可以看出,2009年以来我国风电产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风电设备市场也显示出集中化趋势。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陈雪松1月6日对本报记者表示,“2009年全年的数据我们正在统计,需要到月底才能出来。但是两极分化的情况很明显,一方面是金风科技等企业满负荷生产,另一方面是大部分企业拿不到订单。”

  但姜谦判断,上述三大企业的份额已经超过60%,还有20%的“蛋糕”被海外企业切走,剩下的不到20%的留给了七八十家企业。尽管如此,2009年风电整机企业数量还在增加,已由2008年的四五十家增加到了七八十家。

  而实际上,“真正能形成批量生产的也就那么几家,包括第一梯队的三家和第二梯队的几家。”姜谦说,大部分企业都处于样机制造,准备介入的阶段。

  蔡晓梅同样表示,“2009年行业的集中度的确在提高,号称的80多家整机厂商中,已洗过一轮了,现在真正在市场上有销售业绩的也就十家上下。”

  洗牌“山雨欲来”

  虽然蔡晓梅对本报记者表示“金风科技目前还没有兼并重组的计划”,但是陈雪松认为,未来行业洗牌、兼并和重组在所难免。

  “号称80多家有产能。但是2008年底时只有20家左右有样机出来,到2009年底也只有40家左右有样机出来,其他企业连样机都没有。”陈雪松说,即使生产出样机,真正进入市场还有一个过程。

  “这是一个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是很多专业结合起来的,很多企业往往还没发展起来、还没参与竞争就结束了,以后的竞争是前十名的竞争。”陈雪松说,这是个还没开始就已经洗牌的行业。

  陈雪松并不赞同外界所说的“产能过剩”,“这个说法严格来说并不准确,很多企业还只是生产出样机,没有形成产能,哪来的产能过剩?这个行业也不同于汽车等行业,整机只不过是组装,只要建个厂房就可以了,没有生产线,但是要受到研发能力和零部件供应的制约。一些号称能生产多少风机的企业并不可信。”

  而实际上,政府部门也开始意识到了风电设备行业过度竞争的情况,国务院在去年9月曾表示,2009年全国风电装备产能将超过2000万千瓦,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将超过80家,但预计2010年全国风电装机规模将只有1000万千瓦左右。为抑制风电行业的盲目投资,原则上不再核准或备案建设新的风力整机制造厂。

  随后在2009年10月份,国务院相关部门开始收紧产能过剩行业以及相关企业的融资闸门。证监会向国家发改委移交了一部分关于企业融资的审查权,其中就包括风电设备企业。这意味着如果要获得融资,需要同时通过证监会和国家发改委两个门槛。

  而在2009年12月30日,在“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第四次部门联合信息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在中国众多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中,真正形成批量生产的可能只有三家。他还表示,政府将支持风电领域的并购重组,希望能够产生3-5家跻身全球十强的国内风电设备企业。

   原文发布地址:http://finance.baidu.com/2010-01-08/122286759_1.html (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