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揭开猪价波动之谜:连涨12周如坐“过山车”
生猪跌价的时候,没人为我们说话;现在价格稍微回升,社会舆论又把矛头对准我们。”广东四会下布联营畜牧场承包人陈国众说。从业30多年的他,日渐感到养猪行业的形势愈发微妙复杂,猪价的波动也比从前大。
对此,全社会都感同身受———2007年生猪价格扶摇直上,肉菜市场的价目令消费者顿觉钱包变薄,更有低收入家庭吃不起肉;此后经过一轮绵长的下跌,猪价又迎来连续12周的上涨,再次引发人们对CPI(消费价格指数)飙升的担忧。
今年的“猪市”会不会变成“大牛市”?令众人伤神的猪价大幅波动能否“熨平”?记者连日调查发现,业内人士对今年猪价维稳较为乐观;然而他们也指出,现有生猪产业链存在硬伤,今后几年可能继续放大价格波动。生猪价坐过山车
-2006年5月-2008年4月,从7元/公斤飙至17元/公斤,人称“养猪比炒股挣钱”
-2008年4月-今年5月,跌破10元/公斤大关,养猪户呼吁政府收储冻肉“救市”
本轮猪价波动始于2006年5月,当时全国生猪出栏的平均价还不到7元/公斤。此后由于供应紧张、饲料涨价等因素,猪价开始长达近两年的攀升。
2007年3月至8月,猪价录得最大的升幅———从9元/公斤飙升至14元/公斤左右;2008年4月前后,猪价摸到17元/公斤的历史高位,部分地区如广东更是超过18元/公斤。不到两年的时间,生猪出栏价翻了不止一倍,这被业内人士称作“百年不遇”。
这段时间里,上证指数先是上冲到6000点,紧接着又下泻到4000点,让不少投资者觉得“养猪比炒股挣钱”。一时间,“高盛养猪”、“丁磊养猪”的话题屡见报端,众多房地产、餐饮业的外行人也纷纷投身养猪业。
然而好景不长,猪价从2008年4月开始下跌,并在“猪流感”说法的冲击下,于今年5月跌破10元/公斤大关。此时饲料成本依然高企,各地的“猪粮比价”掉到盈亏平衡点以下,养猪户纷纷呼吁政府收储冻肉来“救市”。
“超跌”过后,猪价于今年6月重新进入上升通道。经过连续12周的爬升,目前猪价已达到12元/公斤左右,养猪再次成为赚钱生意,平均每头猪可盈利约200元。目前,广州市肉菜市场猪肉零售价格也有回暖,瘦肉回升到28元/公斤,排骨回升到31元/公斤。
2007年的高价令人心有余悸:猪价会不会再坐一轮“过山车”,使CPI调头向上呢?
“前段时间猪价超跌,现在算是恢复性增长,估计今年最多涨到13元/公斤左右。”猪场主陈国众说,2007年的涨价是由大规模疫情拉动的,而今年的生猪生产很正常。广东省农业厅畜牧处处长罗道栩也表示,省内生猪供应充足,猪价很快会稳住脚跟。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日前也对媒体表示,猪价本轮上涨不可持续,且由于猪肉是终端消费品,其涨价传导面小,加上肉禽类价格仅占CPI权重的7%,应不至于拉动通胀。
猪价波动四大因素
猪价起伏原因盘根错节,前一轮下跌甚至与金融危机工厂倒闭扯得上关系
多方面公布的数据表明,从2000年至2009年,猪价的波动模式大致分成两个阶段:2003年夏季以前,生猪出栏价一直在5.5元/公斤和6.5元/公斤之间徘徊,幅度非常和缓;此后,猪价就出现大起大落。
猪价波动的原因盘根错节,甚至能和金融危机扯上关系:前一轮下跌就与东莞地区工厂倒闭、消费量骤减有关。不过记者与多方人士探讨发现,以下四大原因是造成波动的主要动力。
原因一:与固有价格周期有关
猪作为主要消费肉品,在中国已有7000年的养殖历史。经过长期摸索,养猪户们总结出一套规律:
从需求看,每年上半年气候暖热、节日少,猪价下降;下半年气候转凉,各种节日来到,猪价上升。“五一”假期通常是当年猪价“止跌回升”的转折点;国庆、中秋需求量大,但由于生猪出栏也多,猪价常常略有回调;冬至、春节一般可达到价格的顶点。
从供给看,从培养母猪、产仔、育肥到出栏大概要一年半的时间。养猪户看见当下行情好就扩产,等出栏后发现价格已下跌,又马上减产,由此形成3年一轮的波动周期。
“在中国,散养户超过60%,他们追求短期利益,一窝蜂地快上快下,会放大波动。”陈国众说,他经营的下布猪场年出栏量达2万头,规模化养猪必须考虑产品周转,因此供应量很稳定。“赚的时候不扩产,赔的时候也不减产,搞的是价值投资。”
近几年,四会市有不少地产、餐饮老板也开办猪场,陈国众认为,这部分资金有明显的逐利动机,给“猪市”增添了投机色彩。
原因二:生猪疫病带来价格起伏
近年来猪价的大起大落,都可看到疫病的身影。
始于2003年、盛于2004年的猪价攀升,部分由饲料涨价拉动,部分由禽流感导致猪肉消费旺盛所致。当年猪价达每公斤10元左右,各地养猪户迅速突击补栏。
美好的时光在2004年9月结束,猪价开始下跌。其间由于四川省发生“猪链球菌病”,全国人民“谈猪色变”,猪价骤然跌到6元/公斤以下,直到2006年才缓过劲来。
此后,猪价又开始“百年不遇”的飙升———扣动扳机的还是疫病。2006年6月起,许多养猪户发现生猪有发热、胸膜炎、关节炎、流产、木乃伊胎、腹泻、心脏病损等症状。农业部后来也承认部分地区发生猪疫,主要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引起。
当年因疫病致死的生猪数量已难考证,有海外媒体称高达4000万头,随即被农业部否认。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07年全国出栏生猪量仅为5.65亿头,较2006年下降7.68%;猪肉产量为4288万吨,较2006年下降7.8%,供应紧缺推动价格创出历史新高。
原因三:饲料涨价推动成本上升
所谓“猪粮安天下”,“猪的粮”也事关重大:饲料占了养猪成本的70%至80%。
2004年的猪价上涨与饲料密切相关。统计表明,当年第二季度玉米价格涨到每吨1400元左右,同比涨幅达25%,豆粕价格在每吨3300元,同比涨幅达45%。
此后几年,饲料价格整体见涨。2007年末,豆粕涨价到4000元/吨左右,一度逼近5000元/吨大关,此后保持高位运行。由于中国七成以上的大豆靠国外进口,豆粕的价格实际由国际市场决定。
玉米的自给率高,但今年夏季后期多个省份出现旱情,玉米减产已成定局。养猪户们认为,未来饲料将持续高企,养猪可能维持“高价格、低利润”。
“豆粕会长期高价,玉米减产的影响大概要持续一年。”猪场老板陈国众判断,未来猪价的上涨可能主要由成本推动。
原因四:统计数据误导养猪户
“养猪和搞工业不一样,扩产有个滞后期,所以市场信息很重要。现在不是统计部门作假,而是基础数据就不准确。”广东现代农业集团副总经理谭德明说,很多养猪户不敢完全靠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来指导生产。
陈国众去年底去江苏开会,与同行交流时发现,很多地区一头母猪每胎产崽只有8头左右,而且成活率仅在60%至70%。“我们计算产量都是按经验数据,一头母猪要产10头崽才正常,所以算出来的供应量就虚高”。
此外,由于国家对能繁母猪有补贴,各地均存在虚报母猪数量的现象。“具体哪里就不说了,前段时间农业部门去查,当地报有能繁母猪23000头,现场清点发现只有18000多头。”陈国众说。
他认为,目前的猪价上涨,部分原因是养猪户受数据误导,高估了市场供应量而自行减产。
“城里猪”的烦恼
如何“熨平”猪价波动?业内人士呼吁变革现有养殖模式
谈到如何“熨平”猪价的波动?各方给出的建议无非是“发展规模化养殖”、“建立市场信息平台”等等。不过,一些具有批判精神的养猪户和专家已在思考更深层的问题:现有的养殖模式把猪越养越弱,疫病威胁加大;从近两年的情况看,疫病正是制造“猪价过山车”的最大推手,变革现有养殖模式刻不容缓!
集中养殖的害处
在四会市下布养猪场,记者穿上防疫服、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才得以进场观看养殖情况。
四会市动物防疫监督所副所长顾建新告诉记者,该猪场的规模、管理水平在全市数一数二,且是农村沼气项目的示范点,完全按照生态原理来设计。
但是,猪场承包人陈国众仍不满足:“全国的养猪布局都太集中了。”集中养殖容易导致疫病传播,不利增强猪的体质。
“就像人一样,城里人比农村人容易生病。”顾建新补充道。
业内人士透露,国内的规模化养殖方式是早年从美国引进的,具有肉质改良、产量扩大、出栏期缩短等好处,但也使生猪成长环境过于拥挤,有些猪甚至“终年不见天日”。
陈国众说,分散养殖需要扩大用地。此外,分散养殖会增加成本,“经济上不划算”,现代农业集团副总经理谭德明说。
过度免疫的怪圈
更尖锐的观点来自生猪疫病专家樊福好。作为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检测室的主任,他毫不客气地指出业界存在“过度免疫”的问题。
越依赖疫苗和兽药,猪的体质越差,然后又靠疫苗和兽药来救———许多养猪户陷入这样的怪圈。于是,公猪配种成功率低了,母猪产崽量少了,猪群更易感染了,带动全国猪价摇摆不定。
樊福好的建议很简单:改造猪舍,让阳光照进猪栏;开放猪舍,让生猪充分运动;把抗生素、消毒药和重金属从栏中“请”出去。
原文发布地址:http://www.chinanews.com.cn/cj/news/2009/09-07/1853776.shtml(羊城晚报)
- ·2016-2020年中国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中国高端装备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中国机器人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年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工程机械市场低迷 叉车行业表现抢...
- ·我国五金冲压模具行业正在不断追...
- ·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收入30.7万...
- ·中船重工与陕西省签署项目合作协...
- ·山东省玉米机收基本结束机播小麦...
- ·外媒头条:中国承诺非洲基建投资...
- ·预计2020年3D测绘和3D建模市场规...
- ·“常林·谷丰”玉米收获机畅销乌...
- ·大连重工风电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
- ·宋德安:书写“德胜钢铁”神话
- ·大田集团王树生:做物流排头兵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余彭年: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
- ·马兴田和他的“百年康美”梦
- ·郑南雁和7天连锁酒店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王传福:比亚迪掌门人
- ·苗连生的新能源之路
- ·叶华能:客家之子创宝丽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