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海外投资 过剩资本 救命稻草

【中国产经新闻】李萍:海外投资过剩资本的救命稻草

2009-08-19 中投机械网
 
中投顾问提示:金融危机爆发后,庞大的外汇储备,让国人开始相信,或许到了中国资本进军海外的最佳时机。民间资本呢,适合走这样的道路吗?

  金融危机爆发后,庞大的外汇储备,让国人开始相信,或许到了中国资本进军海外的最佳时机。民间资本呢,适合走这样的道路吗?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时红秀的意思是,鉴于山西票号的辉煌,中国民间资本有能力参与海外竞争。不过,“因为国内市场开放严重不足,限制太多,中小企业在国内没有得到很好的演练,一下子走到国外去,风险也很大。”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估计,“现在国外状况比中国好不到哪去,资本是否愿意冒风险,是个未知数。毕竟海外对大部分企业来说,都是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它们可能意愿也不太大。”

  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工程中心主任孙茂辉则不建议民营资本投向海外,他说,民间资本缺乏实业投资或金融投资方面的知识、经验、技术、人才等等,贸然涉足风险很大。此外随着大型国企进行海外投资,已经引起国外一些国家的敏感,从这个角度上讲,促使资本大规模投向海外并不现实。

  据社科院国际投资研究室研究员、世界华商研究中心主任康荣平观察,“最近半年,中小企业海外投资业蛮不错。”康荣平注意到,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中等规模的民营企业,开始去渠道上收购一些国外企业,迅速扩大。

  “我们企业,资金相对来说还是充裕的。”康荣平说,眼下是进军海外的最好时机,例如自然资源行业,资产价格比较低,应该尽可能去收购。

  康荣平认为,“跨国公司正在成为企业的一般形式。即全球化条件下,企业要想正常的发展,肯定要国际化。即使只在国内做,也要以全球的眼光,获取海外资源。”因为在20年代,跨国公司只是企业的特殊形式,是少数。今天,全球化已经导致的是,即便企业本身不是跨国公司,不去海外市场竞争,也不得不在国内市场面临身为跨国公司的竞争对手。

  所以,康荣平的结论是,海外投资的能力,不可能短期之内迅速提高,也不是有钱即能解。眼下海外资产、人才价格都比较低,投资海外,应该是越早越好,当然不是越快越好。

  对于日本当年进军海外的失败,康荣平认为主要原因有:第一,日本当年在人才等方面欠缺。第二,过于狂妄,“以为有钱了,什么都能做。”导致日本当年虽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但最终没有给国内经济带来多大益处。

  值得注意的是,孙茂辉说,日本当年进军海外时,其企业的治理结构、劳动生产率等微观方面要好于我们。日本当年的失败,只是出在宏观,微观上没问题。我们的情况是,微观一直有问题,如果宏观再有问题,未来潜在的风险就比较大。

  原文发布地址: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814/18486619865.shtml(中国产经新闻)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